已入選上海2018米其林指南推介榜的CHAR Grill & Bar恰餐廳酒吧,是IHG洲際酒店集團旗下自有的牛排餐廳品牌。目前在國內(nèi)共有三家分店,分別位于上海和北京。其中首家恰餐廳2011年誕生于上海英迪格酒店,恰餐廳是上海唯一一家提供Blackmore牛肉的餐廳,且Tajima但馬和牛等高品質(zhì)牛肉赫然在列,是滬上頂級牛排餐廳中當之無愧的”貴族“。
恰餐廳是Blackmore 在中國的第一個客戶,有著優(yōu)質(zhì)穩(wěn)定的牛肉來源。Blackmore是一家位于澳洲小鎮(zhèn)Alexandra的著名純血和牛農(nóng)場,1988年,農(nóng)場主人David Blackmore從日本引進兵庫縣的但馬牛、島根縣的藤吉牛以及鳥取縣的Kedaka牛回到澳洲進行培育,并嚴格按照日本傳統(tǒng)方法純天然谷飼,谷飼時長達500-600天,其所產(chǎn)牛肉達澳洲標準最高的M9+等級,與日本4-5級頂尖和牛水準相當。為了保證優(yōu)異品質(zhì),Blackmore嚴格控制產(chǎn)量,每月屠宰量僅40-50頭,只供應給世界各地的頂級餐廳,相當金貴。幾年前恰餐廳就成為國內(nèi)第一個把Blackmore牛肉農(nóng)場名字印在菜單上的扒房。2017年底中國解除對美國牛肉進口的限令后,餐廳又成為美國牛肉在國內(nèi)的首批餐廳客戶。
在餐廳的炭烤精選菜單中,恰的“縱容體驗”食客提供180克的菲力牛排,配有炭燒龍蝦、烤鵝肝、爆炒野山菌和黑松露片,四種配菜均含金量不低,故整份價格高達1988元。M9+的牛肉等級口感嫩滑豐腴,油脂甘香,大理石紋般的油花讓人驚嘆。不過本來就足夠豐腴的牛肉再搭肥厚的鵝肝,整體口感有些顯膩,頗有點用力過猛的感覺。另一道價值1198元的精致體驗提供120克的菲力牛排,配菜換成了香扒大明蝦和烤鴨肝,保留爆炒野山菌和松露片,同樣能品嘗到牛身最柔嫩部位的肉質(zhì),適合食量較小或想僅想嘗味的的食客。
除了Blackmore的牛肉,餐廳提供的Tajima但馬和牛也值得嘗試,后者選用的牛肉為羅賓島飼養(yǎng)的引進但馬和牛種,油花等級達7+級。而價值968元的菲力牛排足有220克,適合分享食用。另外,價值1198元的帶骨肉眼牛排足有500克,骨香濃郁肉質(zhì)細嫩,也值得推薦。最新引進的美國USDA認證Prime級牛排是相對實惠的選擇,選用奧馬哈大區(qū)以玉米為飼料的牛肉,肉質(zhì)嫩滑,脂肪含量也相對高一些,且同樣有西冷、菲力及眼肉三種選擇,價格均在700元左右。最后來自主廚推薦分享的Tomahawk戰(zhàn)斧牛排重達1.5公斤,用達M3的等級谷飼牛肉,帶有一根大約30厘米長的肋骨,比起柔嫩多汁的肉眼牛排,帶骨牛排口感偏瘦韌,可自選兩種配菜,價值1888元,可供3~4人同享。
為了全方位提升食客的用餐體驗,恰餐廳還從全球引進一系列手工打造的牛排刀組合,目前有6種來自不同國家的進口刀具供食客選擇,同時提供六種全球精選海鹽,力求做到面面俱到。據(jù)主廚 Willmer Colmenares 介紹,2018年恰餐廳還計劃擴充牛肉世界的版圖,引進來自南美洲(烏拉圭、智利、阿根廷等等)的牛肉,為食客提供更多的選擇。
餐廳位于外灘上海英迪格酒店30層頂層,室內(nèi)卡座和室外露天座位各有千秋,可在高空270°全景觀賞黃浦江景象,將外灘的萬國建筑群、浦東陸家嘴一區(qū)的摩天大樓、東方明珠塔尖盡收眼底。31層提供包廂,放置著旗袍美人裝飾畫、老式馬燈等等,頗具老上海風情。服務人員服務效率高,講解菜式專業(yè)到位,但忙時能感覺人手不夠。餐廳晚上九點過后較為熱鬧,化身正宗酒吧,想要感受外灘酒廊特色的食客不容錯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