旺角、廟街這兩個地方充滿人間煙火,小人物的故事在此上演,也造就了最精彩的香港電影黃金30年?!妒成瘛?、《新不了情》都在此取景,皆因廟街蘊含著地道的香港情懷。以廟街命名的港片也相當之多,有《廟街故事》、《廟街十二少》、《廟街皇后》、《廟街媽兄弟》、《廟街十三妹》等。
《食神》中的黯然銷魂飯,在廟街有跡可循——廟街是個美食聚集地,馬路兩旁就是一排排的路邊攤,還可品嘗地道的港式煲仔飯。廟街越夜越美麗,到黃昏時分地攤才開始做生意,與白天安靜的小街對比鮮明。到了夜晚,舞廳、夜總會也開始營業(yè),江湖各色人等都在這里落腳。
廟街得名于附近的天后廟,又稱為“男人街”,這是因為附近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以男性喜好為主:針織衣服、汗衫、牛仔褲、鋼筆、腕表、電子產品、電腦硬件等。因為平價貨集聚與此,它也被稱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。算命的、推銷美食的、擺攤唱粵曲的等等都會讓你體會到香港親近的一面。
1995年上映的《廟街故事》由鄭伊健、吳倩蓮領銜主演,鄭伊健飾演的阿廟從小在廟街長大,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被人當街砍死,母親靠唱黃色歌曲養(yǎng)活兒子。后來為了救人,阿廟犯下誤殺罪,出獄后依然堅守情義。這部片的導演劉偉強也被尊為“古惑仔電影”之父。
電影里的黑幫大佬總愛跟小弟說:“當年我從廟街一直打到尖沙咀再到銅鑼灣,才有今天的地位。”因而廟街可以說是香港黑社會的萌芽之地。港片最獨到的港味其實源于無序擁擠的一街一巷,警與黑也是香港電影繞不過的內容。而一旦開“劈”,廟街都是繞不過的地方,因為這里代表著香港的市井氣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