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與乳鴿互為名片,不少店鋪出品的乳鴿正是打著石岐旗號,目前廣州市直接以中山石岐冠名的乳鴿餐廳僅有一家。此店已有十多年歷史,東主有合伙人來自中山,肉鴿均購于中山鴿場,通常一日一送,品質(zhì)穩(wěn)定。
專業(yè)程度直接體現(xiàn)于點菜環(huán)節(jié),多數(shù)店鋪默認(rèn)將乳鴿4開或6開盛裝,而在燕鍋,所有乳鴿均有分切、原只方案,顧客必須二選其一。推薦點選原只紅燒乳鴿,這是店內(nèi)最精彩的菜式。鴿腿鮮嫩無比,多汁的特性最能俘虜味蕾,其腌料能最大程度地提升鴿香味。鴿皮火候也把握得當(dāng),花生油并無異味,只是胸肉腥味偏重,略顯瑕疵。
沙姜或鹽焗風(fēng)味的乳鴿其實也是主流烹飪方式,只不過較少登陸普通粵菜館,如到燕鍋,則不妨品嘗。原只沙姜淋油乳鴿賣相豪邁,大粒沙姜、蒜丁鋪灑在表面,乳鴿的個頭也比紅燒版本要肥碩一些,其皮下脂肪足有2mm厚,入口很是過癮。鹽焗方案則令皮肉收縮更為明顯,帶來更緊致的口感,油脂隨咀嚼而綻放,配料風(fēng)味并不濃烈。宮廷鴿、撈乳鴿則分別帶有藥膳、芥末風(fēng)味,鴿肉口感雖佳,不過由于口味特殊,因此褒貶不一。
名為燕鍋,店方自然也出品湯煲菜式。鴿肉并非單獨煨煮,按菜品不同,也會搭配雞、豬肚、鷓鴣、鵪鶉等,湯料則與雞煲有些相似,由無花果、椰子、石橄欖、土茯苓等佐味。其中土茯苓煲鴿最為熱門,這種配料為湯體帶來粉濁、回甘的口感,但自身卻無香濃料味,反響優(yōu)于其它幾種方案。須注意,土茯苓對肝臟有傷害,即使中意其口味,也不要過于貪嘴。
家常小炒油料偏多,白灼、清蒸菜式則相對穩(wěn)妥,清蒸鱸魚品控較穩(wěn),可視為備選。主食方面則不妨考慮鴿飯,這幾乎是乳鴿主題餐廳的必備選項。燕鍋有普通鴿飯、鴿腎焗飯、臘肉鴿飯三種選擇,最好在第一輪下單時就果斷點選,其煲制時長通常高于30分鐘,并非隨點隨食。鴿飯烹畢,鴿香與飯氣蒸騰,鴿脂量雖然有限,灑佐蔥花、醬油拌勻方能兼具色香。這一步序建議親歷而為,服務(wù)員對醬油用量把握不足,一旦用力過猛,則令口味無法挽救。
燕鍋是普通中小型餐飲店的排場,其裝潢簡潔。桌面為花崗巖料,木椅、黃墻風(fēng)格平實。天花踢腳與吊燈外罩則為紫色,廳堂氣氛并非老氣橫秋,壁掛電視經(jīng)常定格在廣東體育頻道,為餐廳帶來些許生活氣息。
在服務(wù)方面,燕鍋則顯得十分冷漠,店員來去匆匆,并不排斥添茶續(xù)水。不過客人有意搭話、詢問菜式詳情時,則往往顯露出不耐煩的神情。若能提升服務(wù)水平,燕鍋無疑會有更佳表現(xià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