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鶴春面館是南京餐館的一代傳奇。四鶴春原為茶社,創(chuàng)立于1932年,在民國時期曾與揚州富春茶社、鎮(zhèn)江宴春酒樓合稱“江南三春”;1944年被《秦淮區(qū)志》載錄于冊;60年代金陵廚王胡長榮曾在此任職,四鶴春省內之地位不可小覷。1993年因城市改造,四鶴春拆遷暫停營業(yè),后于洋珠巷重新開張。2015年,南京市秦淮區(qū)人民政府將本店評為區(qū)內“非物質文化遺產”。
八十年代,四鶴春與其它老字號一同調整經營,從茶社轉型為面館,人氣仍旺。2018年四鶴春還榮獲江蘇省城市頻道“食色生香”欄目中“觀眾評選最喜愛的面條店”第二名。四鶴春的面有小煮面、蓋澆面與涼面三類之分,小煮面有一“四鶴春大碗面”,便是南京傳統老鹵面。老鹵面,其重點在于鹵水——熬制老鹵較費事,口味咸中帶甜,湯頭香醇。大肉、小排經過鹵制,汁水鎖于肉中,十分入味,肉質軟綿得當。除老鹵面的“固定搭檔”大肉、小排外,四鶴春的老鹵面也可與其他澆頭搭配,如皮肚、三鮮、豬肝、鱔魚等,未鹵過的食材味道較淡,但另有風味。四鶴春除面類,店內還供應餛飩、湯包與肉包等,湯包鹵汁豐沛不油,口味地道。
四鶴春的店面較小,但紅底金字的招牌大而顯眼,路人難以忽視。店內裝修粗糙,白墻石板磚,金屬質地餐臺兩側是藍色長條板凳,被釘在地面上無法移動。面館盡頭的廚房呈半開放式,設一窗口便于服務員傳菜。服務員雖送菜到最后,但因繁忙,常有收拾桌子不及時的狀況,客人需耐心等候。